日語稱呼的差別:私、僕、俺、君、お前、あなた等. 因許多人留言問我日文的第一人稱(也就是自稱)「あんた」、「お前」、「僕」、「俺」等的差別,所以今天就整理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以下的符號並非絕對的可以或不可以,只是以常不常見
日文中代表「我」的稱法這麼多,其實和文化有關。. 中文的「我」、英文的「I」比較中性、不帶立場,但日本人會把「自己」與「他人」關係表現在自稱的用法上,場合、對話者身份、當下情緒,都會影響到要選哪個自稱。. 不過,區分自稱的用法其實是從明治時代才開始,為了普及教育,近代統一推廣「標準語」,才讓年齡、性別等身份影響到自稱用
高傲的自稱。 8.わし:老一輩使用的自稱。 9.うち:關西的女性使用的自稱。 10.妾(わらわ):古時女性的謙稱。接近中文的「小女子」 11.拙者(せっしゃ):武士、忍者的謙稱。 12.我or吾(われ):古語的自稱
代名詞例子
日文的第一人稱的「余」等於中文的「朕」(皇帝的自稱) 在兩部片裡可以看到余的用法 末代武士裡的天皇 跟爆坊將軍裡德川吉宗將軍(將軍的名臺詞「余の顔、見忘れたか」) 他們就是用「余」自稱
進來者豈不自稱日文高手,誰敢進來? 非高手,請您參考: 一般而言,在下會用「陳さんはどちらから來ましたか?」 在這裡「どちら」和「どこ」都可以用,但不要用「きますか」, 因為會在這裡和您說話一定已經完成了”來”的動作,所以要用過去式.
微軟IME日文輸入法, 應該是在臺灣最多人使用的日文輸入法了。 許多人在需要輸入日文時 搜尋 創作內容 239 GP 【教學】微軟IME日文輸入法完全攻略 作者:愛天使亞夜 2013-12-20 12:17:56 巴幣:4,045 人氣:183655
日本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代都和臺灣頗有關聯,且日本與臺灣距離近又擁有迷人的文化與景緻,相當受到臺灣人的喜愛,不但成為臺灣人出國首選旅遊地,甚至身在臺灣也能夠從食物、習慣,甚至用語等各方面發現來自日本的事物,說不定還已經太過於常見,導致臺灣人自己都會忘記原本這是日語呢。
- 日文: 哥哥的稱呼 (第2頁)
- 日文的「我」有20幾種說法,每種都能判斷出你是什麼樣的性格|Amber.L 日文
- 私、僕和俺 的分別(日文)
- 海邊的日本村 「我是高雄人」自我介紹怎麼說(下)
以前學日文的時候, 好像男性對女性自稱 “僕” (ぼく), 稱對方 “君” (きみ). 女性對男性自稱 “私” (わたし), 稱對方 “あなた”-> 君きみ 不是稱呼 “女性” 是用來稱呼和你平輩或晚輩的普通用法 男女皆可-> あなた 在日文中很少會用 建議您看看日劇
日文的「我」有20幾種說法,每種都能判斷出你是什麼樣的性格|Amber.L 日文. 假如我給你以下五句話,你覺得他們分別是上圖中哪個人物所說的話呢?. 1.おれは、この町が大好きだぜ。. 2.あたしは、この町が大好きなのよ。. 3.わしは、この町が大好きなんじゃ
私、僕和俺 的分別 (日文) 「私わたし」是最正常的「我」字說法,男女通用。. 通常專業人士如教師等都會用「私」。. 「僕ぼく」大多是男生用的,而且傾向是比較斯文的男生用。. 「俺おれ」也通常是男生用,而且是比較粗魯的不過現在大部份男生也是用
歡迎日文聊天、回應!在悠閒的日本村留下足跡吧 互相自我介紹時,為什麼A子會愣一下呢? 小七有哪邊講得怪怪的嗎 【解說】 自我介紹時中文的"高雄人"不可直譯為"高雄人(たかお じん)" 高雄、臺中、臺北是"地區", 此時"地區名+人"的說法較不妥當~